湖南法治报讯 见习记者周萌 通讯员胡佳 李清高 陈海飞
近年来,临澧县人民法院新安人民法庭立足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实践要求,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,创新构建“联、保、优”三字工作机制,通过“法官联村”源头治理、诉前保全衔接调解、多元协同优化服务,切实强化对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的指导职能。
新安法庭干警上门送达判决书
构建“三联机制”,筑牢基层调解根基
该法庭组织联建全域覆盖,建立“1+3+N”立体化调解网络,以法庭为中心,联合3个乡镇司法所,推动48个村(社区)、2个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。选派4名干警担任调解指导员,通过季度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,提升买卖合同纠纷、人身损害、劳动争议纠纷等专业领域调解能力。统筹基层资源,提升基层调解力量。引导村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邀请乡贤、“五老”等人组成“和事佬”解纷团队,通过他们在社会关系、威望等方面的优势,以“情理+法理”的方式助力纠纷化解。
结合辖区经济活力较强,异地纠纷较多的实际,该法庭推进“互联网+多元解纷”工作模式,积极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系统、多元解纷微信小程序等平台。加强干警培训,提升数字化工作能力,引导群众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接辖区调解组织,实现纠纷受理、委派调解、远程解纷、协议确认全流程线上办理。接入各数字化调解平台以来,该法庭及辖区各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处置各类纠纷200余件,明显减轻了诉讼活动对群众生产生活乃至企业经营的影响。
该法庭还与司法所创新建立“庭所共建”机制,通过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联动”的模式,打造枫桥式解纷新格局。与辖区司法所共同设立“庭所联动调解室”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协调纠纷化解资源,定期研判辖区矛盾纠纷特点,制定针对性预防化解措施。自开展以来,该法庭通过与司法所协调找人找物、联动调解等,联合化解纠纷120余件,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率、群众满意率“双提升”。
创新“保全+调解”模式,强化调解协议效力
该法庭设立“保全引导专员”岗位,建立财产线索共享机制。在民间借贷、买卖合同等纠纷高发领域推行“以保促调”模式,通过典型案例解析、法律后果预判,引导当事人主动申请诉前保全,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。目前以保促调机制已化解各类纠纷80余件,其中当场履行金额已达100余万元。
打造“半小时司法确认圈”,在辖区企业园区、行业协会设立3个巡回确认点。创新“要素式审查”工作法,对格式规范、权利义务明确的调解协议,做到当场审查、当场确认。
新安法庭干警介入调解
建立“调解-保全-执行”三向反馈机制,对可能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提前介入,设立15日、30日双重预警节点,承办法官及时跟进,督促义务人及时履行协议,发现怠于履行的,提示引导权利人申请执行前保全,避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,切实将调解协议落地生根。
深化“三优工程”,提升行业调解效能
该法庭积极争取党委、政府支持,共同构建“法庭+行业+行政主管部门”三方会商机制,定期参加辖区行政主管部门召开的企业座谈会,及时掌握辖区企业大致经营状况,必要时对具体企业具体事项作出具体提醒,以预防法律风险。
新安法庭法官送法进企业
推出“行业法治体检”特色服务,组织法官走访辖区建材、烟花等重点行业,搜集各企业解纷需求,研判涉企多发案件,给企业发放《常见经营风险防控手册》。对频繁涉诉企业及时进行提醒,并发出建议书,及时预防法律风险。
实施调解能手培育计划,从基层组织、行业协会选拔培养调解骨干,组织相关调解培训。邀请基层调解员、行业调解员参与庭审旁听、调解。
责编:周萌
一审:周芝华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